21岁那年,陈大年和哥哥陈天桥一块创立了盛大;26岁那年,他成为中国首富家族里的一员。
那之后,盛大几经起伏,陈天桥转型为成功的投资人,并且以慈善家的身份,成为人类脑科学研究的开山人。
而陈大年,依然保有着家族的网络基因,并最后做出了拥有9亿用户的超级载体。
这个26岁便达成财务自由、到今天未满40岁的青年,依然执着于内心伟大的美好前景,并且为之奋斗在工作一线。
网络改变命陈大年的载体是WiFi万能钥匙。
官方数据称,截至当下,WiFi万能钥匙全球用户数突破9亿,月活跃用户达5.2亿。
其他统计的数据虽然与之有所出入,但不论统计标准怎么样,这款APP都是现在中国网络最受青睐的软件之一。
它是一款基于推荐经济模式而推出的免费上网工具,只须打开WiFi万能钥匙,就能看到周围有什么可供推荐的热门,点击连接即可上网。
WiFi万能钥匙,比其他共享经济的模式早了几年,陈大年说,推荐,是他20年前接触网络时,学到的第一个词。
陈大年的老家在浙江东平坑村,他说:大家村到坐车的地方需要走4小时,我爷爷是标准的贫农。
生活的改变来自爸爸去杭州念书,随后举家搬到了上海。
上海给予了陈大年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从一个烂泥地上打滚的孩子变成了可以常常趴在其他人家窗口看《变形金刚》的孩子,虽然来自小县城,但他对所有美好事物抱着接纳、探索的心态。
1995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哥哥陈天桥,以电脑可以帮助学习为由,说服工薪族爸爸妈妈买电脑,陈大年了解记得那台组装的586花了家7000多人民币。
他猜测爸爸妈妈为此攒了很长时间。
年仅17岁的陈大年,跟在陈天桥后面,携带全家的户口本跑到了上海苏州河旁边的通管局,填了无数张表格,才获得上网资格。
当时上网得用MODEM(调制解调器)、插网线。
陈大年特别羡慕拥有56.6KMODEM的人,由于他只拥有36.6KMODEM,网速实在太慢,我当时假如拥有一台那样的MODEM,我会感觉自己是风一样的男子。
20年前,用MODEM上网一个小时下载的东西,今天任何一个人的手机拿出来,用WiFi10秒钟就解决。
这是陈大年的刚开始的上网记忆。
买电脑是为了学习,但真有了电脑后,却无人学习,三兄弟开始疯狂打游戏,偷偷摸摸玩到凌晨3、4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回想起来,陈大年有的愧疚:作为两个收入不高,而且至今还不会上网的人,爸爸妈妈在当时没任何责怪大家的意思。
为了打游戏,陈大年开始学习DOS命令要586的电脑内存里将这类游戏跑起来需要修改一些代码。
游戏玩多了,陈大年发现,玩来玩去,都不过是按着规则办事,游戏不过就是一些规则,游戏的过程就是玩家在规则中去表达我们的诉求,达成自己目的的过程。
他开始学习编程,试图自己制定标准。
那时候,陈天桥也在学编程,不过他对这类技术员的工作兴趣不大,陈大年则一路钻研到底,盛大之前,他便成了圈子里赫赫有名的顶尖技术员。
不过,看透游戏规则的陈大年,并没改变游戏的兴趣。
直至今,年近40的他依然是一个游戏喜好者,而且他也不反对孩子打游戏。
陈天桥也爱打游戏,不过人家玩到了复旦经济系,陈大年则毕业于上海一所职业高中。
毕业后,陈大年被学校推荐去一家香港航空货运公司做出纳。
上班挤一个小时公交,回来再挤一小时。
工作内容是记录航空费单据,这单200,那单1200。
陈大年感觉这种浪费生命的工作,实在干不下去,不到一个月就离职了。
一辈子就记这个账的话,实在是太吓人了。
一个高职毕业立刻又失业的十八岁小伙,打死不会想到,三年后,他和哥哥陈天桥创立的盛大互联网,会在中国网络商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自己会成为中国首富家族里的一员。
刚失业时,陈大年沉迷在编程世界里玩的不亦乐乎,感觉天天呆在家,不需要挤公交,开发一个网站就能赚几千,在《电脑报》上发点文章就能赚几百稿费的小日子,简直棒极了。
相较之下,他做出纳,一个月的薪资才几百块。
尽管此时的哥哥陈天桥,已进入证券企业的高管行列。
陈大年之所以感觉日子很好,不止是由于舒适和收入,更由于他在电脑和互联网中收成了十足的收获感未满20岁的他,便开发出了中国首个上网计费软件ENCounter。
1998年的上网费还非常贵,假如一个人天天要上两个小时网,连续一个月这样,其成本等于普通工薪族的一个月的薪资。
因此,网民们都想要有一个软件,帮助管理大伙的上网时间,从而借助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钱,获得更多互联网上的资源。
有需要,没人干,陈大年决定亲自操刀。
我来写一个吧,我就找一本书,开始一边学Windows编程一边写,写出这个软件。
但自费撰写ENCounter,和14年后推出WiFi万能钥匙的内在缘由是一致的,由于陈大年感觉,昂贵成本剥夺了很多人上网的机会。
ENCounter的成功远超陈大年的预估,软件被扔到下载网站后,被疯狂下载,还被《电脑报》评为1998年中国十大共享软件之一。
网络让没上过大学的陈大年找到了生活另一种达成梦想的可能。
1998年44期09版《电脑报》上,有这么一段话: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亚于蒸汽机的创造,既然大家有幸参与这个年代,大家就要勇于参与和推进这次变革。
说这话的人,正是刚满20岁的陈大年。
但网络给他和家族带来的变革,还是远远超出了陈大年的预期。
盛大革新院一年后,21岁的陈大年和哥哥陈天桥一块创立了盛大。
三人组(陈天桥与老婆雒芊芊,陈大年)花了3个晚上考虑创立盛大的逻辑,最后拍板,拿炒股赚得的全部身家赌一把。
那之后,便是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
从互联网社区到转型做游戏,再到投资新浪、买遍网络,整理IPTV、塑造互联网迪士尼网络改变了陈氏兄弟,他们则改变了中国网络的进程。
最开始创业时,兄弟两个一块散步,陈天桥问陈大年:你感觉赚多少钱算成功?陈大年回答说200万吧。
在他看来,几十万创业,能赚200万已经是大赚了,但仅仅4年后,哥哥陈天桥便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盛大不断扩张,陈大年负责商品运营,陈天桥负责产业布局,浩方平台、起点中文网、盛大革新院等不断出炉,盛大帝国的势头无人可挡。
这其中,对当下影响最大的便是盛大革新院。
2008年,盛大从全国各地招聘了500多位最顶尖的工程师,花钱供他们立项研发,陈大年担任盛大革新院的院长。
业内剖析觉得,盛大期望研发更多项目来摆脱依靠网络游戏盈利的格局,陈天桥从未出面回话这种怎么看。
直到几年后,陈大年才说到盛大革新院的初衷:前几年大家赚足了钱,在这个阶段筹备将钱花出去反哺社会。
盛大期望帮助一批真的出色的人才达成抱负,防止他们的项目因资金问题半途而废,盛大革新院先后设立了50多个项目,涵盖云计算、语音辨别、云数据、搜索革新等各大前沿范围。
做着花钱的项目,陈天桥从不谈钱。
我哥没说过营收目的,只能强调类似今天中国大街上每20个人,就有一个是大家的会员。
陈大年说。
如此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盛大革新院的走向。
陈氏兄弟只关注商品的革新,却不考虑如何运营获利,研发讨论会上,陈大年的口头禅是赚钱的事情先不要考虑。
兄弟两个不考虑的事情,别的人则牵肠挂肚,盛大革新院门口,每天坐着VC、PE的人,等着约工程师吃饭。
这类孵化的项目最后还是走向了运营乃至赚钱。
盛大革新院里跑出了30多家创业公司,好几个还跑成了独角兽。
今天的上海张江,至少有10家创业公司和盛大革新院有关,其中大部分是将院里的项目拿出来继续往前做。
回首看来,其后五年内中国互联网+的所有方向,盛大革新院几乎都做了,但利益攫取却与盛大无关。
徐小平曾说:投中了赛道投错了人是最痛苦的。
那样投中了赛道又投中了人,公司却与你无关有多痛苦?陈大年可能不在乎。
盛大革新院最为鼎盛的2009年,也被觉得是上海民企最具革新活力的时期:浦东新区革新院的嘈杂声中,几百位大神争吵着网络、互联网+将来的路径。
台上的人滔滔不绝,台下的人纷纷拍砖。
一次会议上,陈大年质疑某个项目,台上的研究员指着他说:穿新鞋走老路,说的就是你这种人。
陈大年耸耸肩,项目最后被表决通过。
据过去在革新院工作的同事回忆,陈大年非常有幽默感,相处起来没什么重压。
一般开会中,他会让其他人先发言,自己最后说说建议,表决之后一般是根据大伙的建议做决定,不会强加自己意愿给其他人。
WiFi万能钥匙异军突起唯一一个让他亲自发起并执意要坚持的就是WiFi万能钥匙。
令陈大年颇为不解的是,这个项目在相当长期里都没能招到人在盛大革新院中工程师可在每个项目间自由流转,完全凭自己兴趣和喜好。
没人对他的项目有兴趣,大伙给出的原因是:上网这么简单便捷的事,不必再去做一个工具满足需要。
陈大年后来才想了解,联上网对于盛大革新院的工程师来讲,是再简单稀松平时的事了,只不过工作或娱乐的工具,但对有的人来讲,联上网或许会改变一些人的命,就和20年前的自己一样。
当然,在陈大年的认知里,改变命不应该只是改变财富。
一个40岁的老光棍,通过互联网终于找到老婆,这是改变命;一个渴望学习的人,通过互联网看上了梦寐以求的复旦公开课,这是改变命。
同样,一个一线工人,工作后回到宿舍,盖着薄薄的被子,他拿起手机,用WiFi万能钥匙联上网,看到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陈大年看来,这时获得的快乐,就是改变命。
但其他工程师并不可以理解或者不屑于陈大年的理论。
WiFi万能钥匙项目组一直处于缺人状况。
2011年9月,张发有加入WiFi万能钥匙时,已经是第三拨团队。
前面两拨都走了,只剩下陈大年和张发有两个人。
于是,陈大年当商品经理,张发有搞开发。
两人常常深夜在办公室一块写代码,直至东方出现鱼肚白。
没UI(用户界面)设计师,Logo都是大家自己画的。
陈大年说,13年前那种创业的感觉又回来了,让我非常激动。
他坚信,伴随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加,WiFi万能钥匙肯定有我们的市场。
陈大年的判断得到了市场的好反馈。
伴随iOS版的推出,WiFi万能钥匙天天以七位数用户速度增长。
愈加多的人会探着头,不好意思地走到陈大年办公室,挠着头问:WiFi万能钥匙项目组,还缺人吗?陈大年一直笑着说:缺。
最后,WiFi万能钥匙项目组职员不断壮大,商品也日趋成熟。
2016年,WiFi万能钥匙超越微信、qq,成为中国日下载量最大的软件。
更早些时候,陈大年给每一个职员发了一辆特斯拉。
伴随用户和WiFi热门的增加,陈大年开启了一次赚钱的尝试。
2016年6月,他们在WiFi万能钥匙的基础上推出针对中小商户的小广告平台目前WiFi万能钥匙上的WiFi热门大部分是中小商铺,这类小店为了吸引顾客进店消费,总是会将我们的WiFi设置成共享用,这为WiFi万能钥匙提供了盈利基础。
商户则基于WiFi热门,向周围人群推送小广告。
这是一个基于地点与即时场景的广告信息,发布者可以自概念推广中心点和辐射范围。
比如可以以自己为中心,覆盖半径1公里。
也可以设定3~5公里,面向肯定条件的人群投放。
这将改变此前沿街发传单的营销推广策略。
小广告投放是按广告展示的次数收费,以最底价计算,揭秘1000次需10元。
这类广告都是推送给周围的买家也就是那些几分钟就能走到店里的目的顾客,提升了广告推送的精度和效率。
但陈大年并不急于将这种商业模式大规模推广,平台上有五亿多的月活,这个先发优势可以让大家更从容,即使是出现新的商品形态也有空闲观望、学习,而不是莽撞地做出什么决定。
拥有9亿多用户,换了另外一个创业者,等于看到了流量套现的美好图景,可陈大年却选择再等一等。
深思爸爸曾问陈大年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聪明吗?今天看来仿佛还行。
第二个问题:你是否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陈大年说:这个完全不可能。
第三个问题是:你努力吗?陈大年回答,比较努力。
第四个问题:你是最努力的人吗?一定不会是。
陈大年曾碰到过一个投行的人,一年只休息过7天。
第五个问题:那样凭什么叫你那样多钱呢?陈大年没回答上来,爸爸替他做了总结:你要记住,你一定是聪明并且努力的,但比这更要紧的是,你和你哥哥遇见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信息互联年代的到来,让没钱没背景的普通人越过阶层的妨碍成功逆袭,有些甚至成为网络有钱人,这放在陈大年爸爸生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千载难逢的机会,没考虑到市场的兼容性,最后也会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盛大革新院的院长,陈大年亲身历程盛大盒子失败的过程。
13年前,陈天桥想通过盒子,让用户在电视上打游戏、看新闻、听音乐。
根据他的设想,盒子实质是一个三网(电信、电视、网络)融合的商品。
理想非常前凸后翘,现实非常骨感。
华商韬略(公众号:hstl8888)曾撰文《帝国败局:一代首富,因为什么退隐江湖?》深入剖析盛大盒子失败的很多原因,一言以蔽之:陈天桥思想太超前,快到没同伴,更没敌人。
这所有,陈大年都看在眼里。
我过去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总感觉仿佛生活非常短,一个机会错过了将来遇不着了。
但事实上是你若是没筹备好,那样在那个时间点你即便比其他人出手早,你也是要死的。
大家回过头来看,大多数公司,都是被自己打败的,都是我们的某个选择做错了。
假如你把所有东西都筹备好了,即使你做得晚你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回报。
这是我一个人这类年非常重要的深思之一。
WiFi万能钥匙做了五年,只不过做了一个联网。
陈大年说,自己要做淘金热里那个卖铲子的人,而并不热衷去淘金,机会要留给更多青年。
到目前为止,WiFi万能钥匙没进入到其他任何产业,而是深耕做云数据、人和场景的互动。
改革开放快40年了,以前,小步快跑是中国企业的传统美德,为了成功,需要把其他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需要身先士卒,那种状况的确或许会成功。
历程过盛大辉煌年代的陈大年,也曾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一年休假只有7天,他得到的是中国首富家族的光环,但同时因各种工作重压,他也曾晕倒在浦东立交桥下,领会濒临死亡的绝望。
目前的陈大年,天天只工作6个小时,还常常带职员打太极。
他想尝试一下,慢的步伐,能否做出一个还很好的公司。
当年我做盛大革新院教会我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假如你想认真打磨一个商品,或许你比其他人到的晚一点,你的收成却超越你想象。
陈大年仍在等待流量变现的成熟机会,并且背负着有用户却做不强(营收层面),与其他层面的骂名。
这款看上去便捷大家的应用软件,到今天仍有人诟病。
最大的争议点来自免费WiFi被点名有泄露隐私的危机。
当用户发目前外用过万能钥匙之后,回到家再连接自己家里WiFi,会感觉到互联网速度变慢,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家里WiFi密码也被共享了出去的时候,非常难再维持理性。
一面享受便捷上网服务,一面抱怨安全问题。
本质上,这不单单是WiFi万能钥匙的问题,而是当下吵得火热的共享经济一同面临的问题。
巧的是,五年前,WiFi万能钥匙异军突起打的就是共享经济的标签。
所谓共享经济,就是用户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一样的方法付出和受益,一同获得经济红利的一种经济模式。
事实上,安全问题是共享经济到今天还存在的盲区。
与其说WiFi万能钥匙有泄露隐私之嫌,不如说,共享经济的到来,让隐私安全问题浮上岸。
传统企业运行是靠监管,但面对网络企业,共享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监管它,以确保用户的安全。
不少安全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过去,没WiFi万能钥匙的时候,人家蹭了你的网,你可能并不了解,这就是信息不对称。
但WiFi万能钥匙每一个推荐热门都能查到IP地址,是不是想上传密码,推荐WiFi,完全取决于你,假如有人未经你赞同私自上传密码,可以直接申诉,确认了真实身份后,系统就会把指定热门拉入黑名单。
如此一来,信息就对称一点。
而伴随云数据的进步,将来就能达成信息完全对称。
若是完全信息对称的市场,像用户和共享经济之间,安全问题就可能愈加不是问题。
像WiFi万能钥匙这种APP,连了哪个的网,是不是共享了我们的WiFi,网速多少,都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是可以追根溯源的。
共享经济有时靠的是信誉机制。
也可以叫做自我监督机制,甚至,需要靠如此的机制去保持。
譬如,WiFi万能钥匙还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WiFi安全险,只须用户是通过WiFi万能钥匙连接的互联网,假如在用过程中出现了经济损失,就会获得相应赔偿。
相比之下,传统的运营商可办不到这一点。
除此之外,有时候用户连接互联网,里面或许会存在ARP(地址分析协议)攻击,钓鱼网站篡改DNS(域名系统),这类都是潜在风险,但它是互联网本身的问题,和你通过什么工具链接WiFi、你用什么方法连接互联网是没关系的。
其实,在决订做WiFi万能钥匙之前,陈大年对其可能出现的口诛笔伐就有心理筹备,但他仍坚持要做。
其执着劲头,跟他哥哥陈天桥当年要做盛大盒子难分伯仲。
有人问为何非做不可?陈大年的回答是:Google在做类似事情,他们在天上放一个热气球发射WiFi信号,可以覆盖几公里,支持很多人上网,真的非常厉害。
扎克伯格也在做internet.org,向进步中国家提供免费WiFi。
既然如此,我为何不可以做?14年前,马云创立淘宝的第一天,就有人说它是销赃地儿,直至今,还有人说是它是卖假货的平台。
任何革新在挑战市场规则的时候,必然会碰到很多质疑,由于它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蛋糕,那些当年对马云不屑、甚至鄙视的人,只看到所谓的负面影响,却没看到创立淘宝,大概是一次改变中国买卖模式的绝好契机。
还好,马云坚持下来了。
陈大年呢?你只须了解我们的内心里看到一个伟大的美好的前景,你就会坚持下去,把它做到底,最后把它做到成功为止。
这个人,我想了一下,只能是我一个人,所以,我就想,那我就从了吧。